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叹游荡,暂赏、吟花酌露尊俎,冷玉红香罍洗。眼眩魂迷,古陶洲十里。
翠参差、澹月平芳砌。砖花滉、小浪鱼鳞起。雾盎浅障青罗,洗湘娥春腻。荡兰烟、麝馥浓侵醉。吹不散、绣屋重门闭。又怕便、绿减西风,泣秋檠烛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数十盆莲花小立于中庭之内,红莲泛出凉意,莲叶郁郁葱葱。想到昔日曾泛舟西湖,今年老体衰,旧游如梦,身世如一叶扁舟,游荡不定。今天是强颜作乐,暂且赏盆莲、饮美酒而浇心愁。兴发处边作吟花词,边以酒酹花,使它也能分享酒趣。眼前的盆莲让人如在十里古陶洲之中,令人眼眩神迷。
田田的荷叶参差相连,淡淡的月光从墙上砖砌的花墙洞中透了过来,照在盆中的水面上,盆水泛起了鱼鳞般的波光。盆上淡淡的水气如青纱一般笼罩在翠叶上;在月光下红莲显出白色,好像被水洗去了腻粉,只呈风骨了。莲香像麝香一样浓馥,使与宴之人沉醉;又像兰烟一般荡漾在重门内吹而不散。眼前的盆莲虽美,但只怕秋风起时,莲叶枯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石帚,即姜夔。陈郁《藏一话腴》说:“白石道人气貌若不胜衣,而笔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无立锥之地,而一饭未尝无食客。”据此说,姜夔虽然清贫,却常有豪放之举。此次宴客同赏盆莲,即是明证。

  “绛雪”三句,“绛雪”,“碧霞”皆是盆莲花名。起首即紧扣题意,言姜将“绛雪”、“碧霞”等几十盆莲花,一一安置在庭前草坪上。夜色中,盆盆莲花都亭亭玉立,阵阵沁凉的香气笼罩全院。“昨梦”两句,由眼前莲花,想起昨夜梦中也是在西湖荡舟观赏莲花。这般美好的境地,使我真想乘一叶扁舟终老江湖啊!“叹游荡”三句,言姜与自己都是客居外地象无根的浮萍随风飘荡。今天是强颜作乐,暂且赏盆莲、饮美酒而浇心愁。兴发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宴席赏莲感叹身世之作,见于《铁网珊瑚》所载梦窗手写词稿。词题作“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同赏”。郑文焯《梦窗词校议》谓与《瑞鹤仙》寿方蕙岩寺簿词同作于淳祐三年(1243)。任铭善《郑大鹤校梦窗词手稿笺记》以为非是。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345-3346

简析

  《拜星月慢·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姜石帚在家宴客,并同赏盆莲在上片开端正面写中庭莲花之美,然后宕开笔墨联想西湖莲花之美,引出“身世”“游荡”的题旨。再折笔从正面写到眼前中庭莲花之美,后又从“眼眩魂迷”的感受在侧面烘托莲花之美,在莲花美丽的形象层层刻画中,反衬出“身世游荡”之悲。下片继写月下莲花之美,莲花之香,并以中庭砖花之精致,侧面烘托莲花之美,最后在结句中写到怕见莲花深秋时的红衰绿减之凋零,暗寓了个人身世之悲,总之在多方面映照中突现了词的主旨。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156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幽居初夏

陆游 陆游〔宋代〕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插秧歌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门饮·寄宠人

时彦 时彦〔宋代〕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