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芟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先秦〕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
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实函斯活,驿驿其达。
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又除草来又砍树,田头翻耕松土壤。
千对农人在耕地,洼地坡田都前往。
家主带着长子来,子弟晚辈也到场,
有壮汉也有雇工,地头吃饭声音响。
妇女温柔又娇媚,小伙子们真强壮。
耜的尖刃多锋利,南面那田先耕上。
播撒百谷的种子,颗粒饱满生机旺。
小芽纷纷拱出土,长出苗儿好漂亮。
禾苗越长越茂盛,谷穗下垂长又长。
收获谷物真是多,露天堆满打谷场,成万成亿难计量。
酿造清酒与甜酒,进献先祖先妣尝,完成百礼供祭飨。
祭献食品喷喷香,是我邦家有荣光。
献祭椒酒香喷喷,祝
鉴赏
全诗三十一句,不分章,但有韵,是《周颂》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几篇有韵诗中用韵较密的一篇。
全诗虽未分段,其叙事自成段落,层次清楚,前二十一句可算是第一部分,后十句算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依次叙述以下内容:
首四句写开垦。描写了有的割草,有的刨树根,一片片土壤翻掘松散,“千耦其耘”,遍布低洼地、高坡田,呈现热烈的春耕大生产景象。“千耦其耘”的“耘”字,单释为除田间杂草,与“耕”合用则泛指农田作业。开垦时重在耕(翻掘土壤),这里是为了用韵,略为“耘”,实即“千耦其耕”。所谓“耦耕”,是上古一种耕作方式,即二人合作翻掘土壤。如何并力,可有几种形式,如挖掘树
创作背景
这篇诗是周王在秋收后用新谷祭祀宗庙时所唱的乐歌,一说是春天籍田时祭祀社稷的乐歌。它创作的时代,从诗的内容、在《周颂》中的编排及其艺术风格来看,当在周成王之后,晚于《周颂·臣工》《周颂·噫嘻》等篇。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75-778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87-690
简析
《载芟》是一首四言诗,为记述春种夏长秋收冬祭情形的农事诗。全诗一章,虽未分段,其叙事自成段落,层次清楚,主要描述了农事开垦、播种直到收获祭祖的经过,反映了劳动生产的艰苦和共力合作获取丰收的喜悦,并说明农事乃家国自古以来的根本。诗中多用白描、咏叹、叠字、排比、对偶等手法,行文生动活泼。
孔甲作东音
《吕氏春秋》〔先秦〕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胜也,之子是必有殃。”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坼橑,斧斩其足,遂为守门者。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
岂辱马医
列子〔先秦〕
齐有贫者,常乞于城市。城市患其亟也,众莫之与。遂适田氏之厩,从马医作役,而假食。郭中人戏之曰:“从马医而食,不以辱乎?”乞儿曰:“天下之辱莫过于乞。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哉?”
展喜犒师
左丘明〔先秦〕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